為了悼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和所有在日本軍國主義侵華戰爭期間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中國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戰爭罪行,牢記侵略戰爭給中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災難,2014年2月27日,中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每年的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公祭日的設立表明中國人民反對侵略戰爭、捍衛人類尊嚴、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立場。
從1994年開始,江蘇和南京都會在每年的12月13號舉行哀悼儀式,包括撞和平鐘、敬獻花圈等等,但是這些都是停留在地方層面。決議的通過,使得對南京大屠殺遇難者的紀念上升為國家層面。
2014年6月,中國已將南京大屠殺和慰安婦等珍貴歷史檔案申報世界記憶遺產名錄。
2014年12月11日,在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陳列館前,500余名學生組成“12.13”字樣,紀念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
2014年12月13日,南京在首個國家公祭日鳴響警報1分鐘。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國家公祭儀式。
南京大屠殺(英語:Nanking Massacre, Rape of Nanking)是中國抗日戰爭初期侵華日軍在當時的中國南京犯下的大規模屠殺、強奸以及縱火、搶劫等戰爭罪行與反人類罪行。日軍暴行的高潮從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開始持續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開始好轉。據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和南京軍事法庭的有關判決和調查,在大屠殺中有20萬以上乃至30萬以上中國平民和戰俘被日軍殺害,約2萬中國婦女遭日軍奸淫,南京城的三分之一被日軍縱火燒毀,財產損失不計其數。
勿忘歷史 繼往開來--新鄉市佳潔寶濾器有限公司 http://www.2635awj.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