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佳潔寶濾器發(fā)布時間:2025-02-25
提高多介質過濾器過濾效果是一個系統(tǒng)工程,需要從過濾介質、設備設計與操作、水質預處理等多方面綜合考慮,以下是具體方法:
合理搭配介質:依據原水水質特點和處理目標,科學選擇過濾介質組合。比如處理含藻類和有機物較多的水,可在傳統(tǒng)的無煙煤、石英砂基礎上,增加活性炭層,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能去除有機物和部分藻類。
精確篩選粒徑:確保各層過濾介質的粒徑分布合理且均勻。上層介質粒徑較大,用于攔截大顆粒雜質,下層逐漸變小,實現對更小顆粒的精細過濾。以石英砂為例,上層可選用 2-4mm 粒徑,下層選用 0.5-1mm 粒徑,使過濾更具層次感和高效性。
定期補充更換:建立定期檢查和更換過濾介質的制度。當發(fā)現過濾效果下降、出水水質不達標或反沖洗后仍有明顯雜質殘留時,及時對損耗或失效的過濾介質進行補充或更換。
優(yōu)化設備結構:合理設計多介質過濾器的內部結構,如增加布水器和集水器,使水流均勻分布于過濾介質層,避免出現水流短路或偏流現象,確保過濾介質充分發(fā)揮作用。
精準控制流速:根據水質和設備性能,嚴格控制過濾流速。對于水質較差的原水,將流速控制在較低水平,如 6-8m/h;對于水質較好、處理要求相對較低的情況,可適當提高流速至 10-12m/h。
強化反沖洗:采用氣水聯(lián)合反沖洗方式,利用空氣的攪動作用,使過濾介質顆粒之間相互摩擦碰撞,更有效地去除截留的雜質。同時,精確控制反沖洗的強度、時間和頻率。一般反沖洗強度為 15-25L/(m2?s),時間為 5-15 分鐘,頻率根據進水水質和過濾情況確定,通常為 24-48 小時。
去除大顆粒雜質:在多介質過濾器前設置格柵、篩網等預處理設備,去除原水中的樹葉、樹枝、塑料等大顆粒雜質,減輕多介質過濾器的過濾負擔。
調節(jié)水質參數:根據原水的 pH 值、硬度等水質參數,采取相應的調節(jié)措施。如對于硬度較高的原水,可采用軟化處理工藝,降低水中鈣、鎂離子含量,防止在過濾介質表面形成水垢,影響過濾效果。
降低有機物含量:對于含有較多有機物的原水,可采用氧化、混凝沉淀等預處理方法,將有機物轉化為易于去除的形態(tài)或沉淀下來,減少有機物對過濾介質的污染和堵塞。
應用智能監(jiān)測系統(tǒng):安裝水質在線監(jiān)測設備,實時監(jiān)測進水和出水的水質指標,如濁度、懸浮物、化學需氧量等。通過數據分析,及時發(fā)現水質變化和過濾效果異常情況,為調整運行參數提供依據。
引入新型過濾技術:考慮將多介質過濾與膜過濾、活性炭吸附等其他先進過濾技術相結合,形成組合工藝,進一步提高過濾效果和出水水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