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行各業的廢水處理中,人們習慣的思維就是往里扔錢,加之達標困難。因此,膽顫心驚地偷排漏排,心存僥幸,請客送錢還是免不了被通報、罰款甚至停產整頓。膜分離技術的應用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水價的不斷上漲和高品質水的回用使廢水處理有了經濟效益,排放的水又能夠完全達標,同時實現了國家要求節能狀排的社會效益。
電鍍企業的綜合排放水一般水量不大,但化學處理藥劑費用高,處理后重金屬離子難以達標。采用膜分離技術改變了傳統化學處理的工藝路線,藥劑費大大節省,從而使絕大部分的廢水得到回用,因為其回用比例由廢水中的含鹽量決定。如下表:
原水電導率(us/cm)
|
濃水電導率(us/cm)
|
產水電導率(us/cm)
|
水回收率(%)
|
1000
|
25000
|
500
|
97.96
|
2000
|
25000
|
500
|
93.88
|
3000
|
25000
|
500
|
89.80
|
4000
|
25000
|
500
|
85.71
|
5000
|
25000
|
500
|
81.63
|
6000
|
25000
|
500
|
77.55
|
7000
|
25000
|
500
|
73.47
|
8000
|
25000
|
500
|
69.39
|
9000
|
25000
|
500
|
65.31
|
10000
|
25000
|
500
|
61.22
|
綜合排放廢水中一般含有少量的重金屬離子和有機物,這些主要是鍍種和被鍍零件帶入。大量的鈣鎂鹽類和低價鹽類,這些主要是酸堿清洗和廢水處理時加入的藥劑帶入。
采用膜分離技術分級處理,是膜分離工藝中不同精度的膜,分離廢水中不同類型的物質所決定的,因此,可以得到不同品質的回用水。經過超濾可去除全部的懸浮混濁物和絕大部分有機物和油類,使廢水得以澄清,水質可滿足地面沖洗等雜用水標準;進一步分離重金屬和高價離子,得到含低價鹽的軟水,水質可滿足零件清洗的標準;再進一步分離低價鹽類,可得到含鹽量很低的軟水和純水,從而滿足槽液配制用水。
經歷無數次中試實驗和不同規模、不同工藝的工程實踐,針對電鍍綜合排放水的特點舉例如下:
某電鍍廠日處理300噸電鍍綜合排放水技術經濟分析
|
原水電導率(us/cm)
|
3000
|
濃水電導率(us/cm)
|
25000
|
|
|
產水電導率(us/cm)
|
|
第一級膜分離
|
第二級膜分離
|
第三級膜分離
|
|
|
500
|
|
去除懸浮物
|
去除重金屬、高價鹽類
|
去除低價鹽類
|
|
|
自來水價(元/噸)
|
|
水質及回用率(%)
|
2.3
|
澄清水,100
|
軟水,100
|
軟水、純水,89.8
|
|
|
軟水水價估算(元/噸)
|
|
用電量(度/噸)
|
3
|
0.36
|
2
|
2.30
|
|
|
低軟水水價估算(元/噸)
|
|
噸水成本(電費+膜)(元)
|
4.6
|
0.44
|
2.51
|
4.42
|
|
|
電費平均估算(元/度)
|
|
噸水效益(澄清水按自來水半價折算)(元)
|
0.7
|
0.71
|
0.49
|
0.18
|
|
電鍍綜合排放水回用技術產品的特點
膜分離技術的特點:
1、膜分離技術可以從溶液中高精度地富集濃縮極低濃度的溶質,由于沒有相變,因此效率高,能耗低。這一點恰恰彌補了傳統工藝方法的薄弱環節。
2、不同構形的膜組件可適合不同預處理要求的待分離料液,有機的組合可適應全部廢水的原始狀態。
3、隨著溶液溶質濃度的提高,滲透壓上升使膜分離系統生產能力下降,而提升壓力又使投資和運行成本大幅上升。因此,膜分離系統有自身的較佳技術經濟點。
4、膜分離系統對溶質的截留率決定了對溶液濃縮的較大允許濃度,過高的濃縮比將使透過液中的溶質濃度超過規定指標,而多級濃縮又使投資成本加大。因此要與其他技術組合,才能實現較佳的技術經濟效果。
工程工藝流程如下:
技術產品特點:
將電鍍綜合排放水中的不同物質分類,采用針對性的膜構形和精度進行分級分離,從而得到不同用途的回用水。根據泵及壓力容器的較佳性價比,在用足用好的條件下,突破常規的膜分離技術在純水生產應用的設計規范,提升有限的工作壓力,選擇工業分離膜元件(與純水生產用膜不同),就使電鍍綜合排放水濃縮比大幅上升,提升了水回收率,滿足了絕大多數的應用企業。在工藝中應用企業若將酸堿廢水分置收集澄清處理,與膜分離工藝的特點巧妙組合,用于綜合廢水處理工藝中的酸堿調節,從而大大降低了綜合廢水處理量和化學藥劑的使用量,也使廢水中含鹽量降低,從而提高了膜分離工藝的水回收率。
采用高負荷膜分離流程設計和選擇抗污染工業分離膜元件,使系統抗污染能力和單位面積的產水能力大幅提升,降低了投資規模,使系統更加穩定可靠,不但回收了水,也同時為回收不同金屬有了很好的基礎。
|